截圖綴言||王維《息夫人》

文/書山花開

❂原詩

王維《息夫人》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翻譯

【鄧安生等《王維詩選譯》,p189】

不要以爲有今天的寵幸,就能忘記舊日的恩情。

看着鮮花眼淚簌簌落下,終不肯同楚王一語相通。

❂解釋

【本詩原注:“時年二十。”《河嶽英靈集》題作《息夫人怨》,《國秀集》題作《息嬀怨》。據《本事詩》本篇是應寧王李憲之命寫的。寧王霸佔餅師婦一年後,讓餅師夫婦見面,婦“雙淚垂頸,若不勝情”。作者以息夫人爲題,表達了餅師婦對前夫的感情。“不共楚王言”,是點化《左傳》記載楚王所奪取的息夫人所說“縱弗能死,其又奚言”的話,反映了弱女子忠於故夫的幽怨。作者在此對雖屈服於強大勢力但毫不改變舊情的婦女,作了同情的描寫。鄧安生等《王維詩選譯》,p188

本事可能是虛構的,但有了這個“故事”(寧王霸佔餅師婦),息夫人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那樣,可以藉此“窺見”許多,有着更爲豐富的內涵。

古典與今事,都寫出了女子的遭遇,不論貴爲王妃,還是賣餅的妻子,命運都不能自主,此其一;通過寫古典,解決了現實問題,原因是寫出女子的另一面,外力可以霸佔身子,甚至生出孩子,但心裏的怨恨和不滿是難以消除的,此其二。今事真實與否,不必計較,但藉助古典,恰好表達詩人的思想與見解,則不言而喻。

這女子的反抗是獨特的,因此形象也是獨特的。作者着眼點在女子的“心”,而這“心”體現方式,一是細節,看花而流淚,一是行動,不共楚王語,而這一切是站在女子的立場,以代言的角色,用息夫人的視角呈現的。

【不知道算不算是讖語,安史之亂中陷賊的王維,也彷彿是此遭遇,被聞一多比作息夫人。聞一多說:“想不到三十多年之後詩人自己也落到息夫人這樣的命運,在國難中做了俘虜,儘管心懷舊恩,卻又求死不得,僅能抱着矛盾悲苦的心情苟活下來,這種態度可不像一個反抗無力而被迫受辱的弱女子麼?”(聞一多《唐詩雜論》,中華書局,2009)聞一多也是個很講氣節的學者,他對王維的評價,也只是說到王維具有懦弱的性格缺陷而無能抗拒強暴凌辱。王志清《王維詩選》,p14

這裏就有了三個文本,即息夫人文本、賣餅妻子文本和陷賊的王維文本。作者試圖表達對現實的感受,爲解決賣餅者的現實問題,找回了息夫人這一文本,而人生的殘酷性在於,這樣的經歷也同樣出現在詩人身上,詩人採取了和息夫人類似的做法,“裝病”進行“軟抗”,何以體現他的內心呢?口占了一首有名的詩《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這同樣解決了他以後的政治問題。有意思的是,儘管他後來免於懲處,而且步步高昇,可那曾經被侮辱的歷史,一直折磨着他,難以獲得的救贖,心不能寧靜,所以他說“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髮變垂髫。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到老也是如此。

《王維詩鑑賞辭典》的鑑賞,突出了小詩中的“敘事”性以及所具有的小說味。小小一首詩,源於歷史故事,根植於現實土壤,基於對重大的“守節”問題的考量,所以意蘊豐富,尤其具有觀照鏡鑑意義。

截圖綴言||王維《菩提寺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