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邊書房@管理筆記【24】產品存在就得合乎購買理由。

       當找到商品的文化母體後,我們就得想如何才能寄生在其中呢?如何才能借用文化母體的力量呢?這就得從商品的購買理由着手。

       購買理由是喚醒母體活動,喚醒執行人身上的母體活動。之前說過,文化母體是通過儀式、符號和詞語等元素來表達出來。因此,喚醒文化母體的執行人就得從儀式、符號或者詞語中找到這個超級引爆點。比如之前說的外星人,只要商品中出現“外星人”就是這樣的超級詞語,疊加的方式就是“外星人+是什麼/幹什麼”就是購買理由。

       我們通常將購買理由理解爲消費者對產品功能的消費需求,實際上是沒有理解產品背後文化母體的價值。按照人類的基本需求,吃飽穿暖就可以,爲什麼還有吃山珍海味,穿戴奇珍異寶呢?如果按照人類的基本需求,似乎沒必要啊,於是我們就得理解購買已經不只是基本需求,而是文化母體中的一種行爲,不只是爲了吃飽穿暖,而是爲了彰顯自己的身份。

       購買理由爲的是打動消費者,而不是說服消費者。一次就想讓消費者買單,那是貪巧求速了,首先得打動,然後纔有後面的事。購買理由如何去打動呢?購買理由要表達品種價值,而不能建立在品類價值上面。比如我們賣嬰兒紙尿褲,我們不能說這是一個可以吸收尿的紙質小內褲,這就是尿褲與生俱來的品類價值,如果說一片尿褲安睡一整晚,這就是產品的品種價值,按照購買理由的打動機制,就得羅列證據證明爲什麼這個理由成立。所以說,產品不是爲了達到產品基本功能而生的,而是爲滿足購買理由而存在的,產品就是購買理由。

       產品爲包裝服務。這跟我們通常理解的包裝剛好相反,包裝不是爲產品服務的嗎?爲什麼要反着說呢?既然產品就是購買理由,包裝就是購買理由的物質承載,產品虛擬化爲購買理由以後,就是心,包裝作爲物化的存在,就是物,所以產品與包裝合一就是心物合一。包裝不僅承載購買理由,同時還能放大購買理由。如何去放大呢?就是通過超級詞語或者超級符號,一下就講購買理由嫁接到人類的文化母體中去,這不就放大了嗎?如果只是說些只有自己與共鳴的話,用些自己才能看得懂的符號,這樣的包裝就沒有任何放大的作用。

       既然包裝承載購買理由,包裝也能放大購買理由,那麼營銷就是營銷就是傳播購買理由,讓更多人知道,打動更多人,這就是進一步放大購買理由。因此,營銷的本質就是傳播購買理由,包裝就是商品的最大媒體。至於那些電視廣告,互聯網精準廣告,這些都是在包裝這個自媒體基礎上錦上添花而已。

       從文化母體到產品,從產品到購買理由,從購買理由到包裝,從包裝到營銷,我們發現:企業經營商品就是在經營文化母體中的認知,讓自己的商品符合文化母體的認知,並且加入到文化母體中,同時放大這樣的認知,最終通過產品的物化功能來實現。借用黑格爾的一句經典的話:存在即合理,我們可以說:產品存在即合乎購買理由。不是產品存在就是合理的,而是產品要想存在,必須合理,合乎購買的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